佾舞入围福建省第三届非遗短视频大赛网络投票前50名作品榜单
发布时间: 2022-03-14   



1.jpg


近日,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福建省艺术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承办,各设区市文化馆(艺术馆、群艺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平潭综合实验区文化馆协办的福建省第三届非遗短视频大赛网络投票结果出炉,佾舞成功入围前50名作品榜单。


2.jpg


福清自古就是“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佾舞流行历史甚久,如今佾舞的传承,让这座千年古邑焕发出无限活力。


3.jpg


佾舞是中国五大古礼之首,堪称为华夏礼乐文明桂冠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形成于上古时代,最早用于祭祀天地的纯礼仪性仪式,表达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心灵对话,形成了道德情感和自身修养的行为规范,实现社会价值的提升,是古代国家制度、政治生活的具象形态和国家治道之首。后逐渐用于迎接月令节气、释奠远古君王先师、迎接国宾等国家大典,以及古代贵族学校的开学典礼。


5.jpg


佾舞由来是官方集体传承的专属行为,其根源自河洛“六代乐舞”,承于周公作乐制礼,大成于后世祭孔乐舞,发展于北宋徽宗时期福州府福清人刘诜奉旨制作的“大晟乐章”而载入《宋史》并沿传至今。清末(1893)佾舞礼乐由福州闽县(今福州鼓楼)王元穉(台北孔庙志、台湾志等均有详载)传到台北。2012年由台北反哺福建福州福清,其音乐仍旧保留北宋福清人刘诜制作的大晟乐。


6.jpg


2021年6月10日,由福州市推荐申报的《佾舞》项目入列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同年,福清市立达孔学会被文旅部评为国家级非遗《佾舞》项目的传承保护单位。


4.jpg


佾舞礼乐印证了百多年来闽台佾舞薪火相传不断的民族基因和文化血脉,展示了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民族特性,具有历久弥新的新时代特征与价值体系。